企业 评优 负面清单
企业评优负面清单
一、造假行为
1.1 虚假广告:企业发布虚假宣传内容,夸大产品或服务的效果,误导消费者,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。
1.2 财务造假:企业通过虚增收入、虚减成本等手段,误导投资者和股东,违反财务会计准则,影响市场公信力。
1.3 产品质量造假:企业故意掩盖产品质量问题、使用劣质材料或伪劣产品,对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。
二、不负责任行为
2.1 不履行合同:企业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,包括产品交付延迟、未按质量要求提供产品或服务等,给消费者或合作伙伴带来损失。
2.2 避税行为:企业以各种手段逃避纳税义务,通过偷漏税款、假报税等方式,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财务利益。
2.3 不正当竞争:企业通过不公平手段抢占市场份额,如虚假宣传、恶意诋毁竞争对手等,破坏市场秩序。
三、消费者权益侵害行为
3.1 售后服务不到位:企业推卸责任,拒绝或不认真处理消费者的投诉、退货、维修等问题,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3.2 个人信息泄露:企业未经消费者同意或未采取有效措施,泄露或不当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,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。
3.3 偷换概念销售:企业以欺骗手段将次品或不合格产品冒充正品销售,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四、破坏环境行为
4.1 污染排放:企业未按环境保护要求排放废气、废水、固体废弃物等,污染周围环境,破坏生态平衡。
4.2 违法开采:企业超出许可范围或未获得许可的情况下,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或森林资源,破坏自然环境。
4.3 不合规处置危险废物:企业未按照相关规定正确处置危险废物,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。
五、违法行为
5.1 贿赂行为:企业通过行贿、贿赂等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,损害了商业道德和公平竞争原则。
5.2 失信行为:企业严重违反合同约定,不履行支付义务,形成欠款,损害了供应商的利益。
5.3 盗用知识产权:企业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的商标、专利等知识产权,侵犯了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。
以上为企业评优负面清单,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准则,加强内部管理,保障消费者权益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营造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。